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4月, 2023 起發佈的文章

《相信》读后感吧

原计划本周末回去,奈何突然安排本周进行团队奖金评定,想着回去也是没有时间陪家人,索性取消了原定的车票,在成都多待一段时间。如果这次要到五一回去,那么可以肯定这次是距离疫情以来离家最久的一次了。 周五晚上闲来无事通过微信图书看到了一本新书,蔡磊的《相信》,主要讲述的是京东副总裁在40岁的时候突然身患渐冻症后的一系列故事,看完后认识到了罕见病的恐怖之处也同样意识到了人生的脆弱。本是当打之年,事业家庭双丰收,孩子才刚刚1岁,就确认如此病症,确实给人带来非常严重的打击。然而,身患渐冻症的作者并没有妥协,用他的话来说,即使明知干不过,但是你挑衅我,我也要拼死反抗!这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也应该和他的工作生活经历有关。 书中也讲述了作者从小对自己严格要求,考试必须只用一半时间提前交卷,命运也是如此,在他人生半程的时候,要他交卷,算是自嘲与不甘吧。最让人动容的是,在面对如此打击的情况下,作者并没有和大众一样选择用最后的时间“享受”生活,而是把剩余的所有都投身到了与罕见病的对抗(包括自己的身体)。也验证了一个道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自救开始到为天下苍生。 读书的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浅薄的思考,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人可以为了素不相识的芸芸众生而放弃最朴素的追求吗?从书中也许能感受到一部分,作者的家庭关系比较理性,面对如此“灭顶之灾”时没有乱了阵脚,还是按部就班的推进生活。即使作者本人的生活起居都需要照顾时,也没有太多的悲天悯人。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者不差钱,不用担心身后事,在看到确定的终点时,可以放手一搏。 书中还讲了救己、救他的故事,也提到了很多流程上的不完善,非常值得一看。 题外话: 昨晚下班还是膝盖突然疼,应该是风湿之类的,因为经常碰到下雨就疼痛频率高。不过这次感觉好像比以前强烈一些,晚上也没睡好,刚看完这本书,有些惶恐,早上赶紧买了云南白药酊,希望有效。云南白药酊还是上学的时候打排球胳膊肿了妻子买给我过,当时觉得非常好用。

“该回家了”的记录和最近的一些乱七八糟

长时间不回家后回家的念想也会逐渐的减少,战略预备队培训结束后回了趟家,在家待了大概1个多周的样子后就又来成都了。过来后就是各种各样的琐事,忙起来后也就没时间想回家的事情,辗转就到了3月底(期间由于工作原因还去了趟东莞)。 其实周末自己回去的话是非常折腾的,自从制定了“该回家了”计划后真正意义自己回家这算是第二次,今天来记录下每次回家需要怎样的折腾,也希望以后待在家里无聊的时候可以回顾下自己蓉漂的时候为了回趟家是有多么的“艰辛”。 23年2月11日 这次回家应该是准备了几天时间的,过完春节就来成都了,距今天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了。本来一直觉得回去一趟待的时间比较短且都在路上折腾了,也就是这时候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时间短也比没有强,于是决定在这个周回去一趟。这算是第一次想把回家常规化的一种尝试。 计划 由于是常规化回家的一次探索,所以减少了所有不必要的消耗。周五晚上走的话最晚的一趟高铁是19点,以我工作地的距离下班是赶不上的,所以只能选择周六早上的车次(7点35 G1282)。 规划出发路线如下: 规划返程路线如下(周日): 这次计划执行的比较顺利,总体感受还是非常好的,虽然西安的天气不好,但是还是见了见妻子、孩子,比较遗憾的是回去时间短的话完全没时间去看看父母。 23年4月1日 算算也就是第二次,这次决定比较突然,原定想让妻子带孩子过来找我,由于种种原因吧,也成行不了,索性自己回去一趟。本来要是按照上次探索的路的话问题也不大,就是由于决定做的比较晚,只买到了早上6点09的车次(D1998),这次算是一个失败的尝试。 计划 由于早上比较早,思来想去如果回去住所的话,也睡不了多久,加之动车发车的时间比首班地铁还要早,公共交通完全没法考虑。于是决定下班过去,反正可以用企业滴滴,如果这个方案可行后续也不失一种方案,具体行程如下: 这次总体来说是失败的,在车站外候车的时候满其实还挺自嘲的,不过也有不少人在候车,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故事吧。 周六早上到家后一天精神都不好,晚上强打起精神带着孩子们去了趟大雁塔,吃了港式茶餐厅,也算是标记下自己回了趟家。 附一张可以进站时的照片 打个结吧 从成都赶回来后兴致就不是很高,加之再上两天班就有清明假期,不出意外的一个人宅,过的非常郁闷。晚上和家里商量了下孩子上学的事情,又引出一些思考,感觉郁结了很久的负能量要突破极限了。 人的焦虑和压力全是源...

给儿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儿子, 我写这封信是想更亲近地和你交流,并希望能给你一些力量和温暖。虽然因为工作原因,我不能经常陪在你身边,但是我对你的关心和爱并没有减少。我知道你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不太善于和陌生人交流。我也知道你很坚强,只是有时候不太懂得如何区分礼让和退让。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只是想更有把握、更加从容地探索未知世界。你也很活泼,只是对自己的表现要求过于严苛。 我知道我可能看起来比较严格,总是要求你按时学习、坐直、不哭不闹、多和人交流等等。但这些要求都是出于爸爸对你成长的关爱,希望你能克服懒惰、恐惧成长为一个拥有勤劳、勇敢、开朗的孩子。 当然,这些困难并不可怕。我想告诉你,每个人都会有懒惰、恐惧和不自信的时候。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这些困难,只有坚定的内心,打败一个又一个敌人,才能真正的收获快乐。 最后,爸爸也知道有些时候我的做法可能不是最好的,也希望你能理解并和我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