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2011年10月20日的日记

转自我的新浪博客

已经正式工作了3个多月了,时间感觉过的很慢但有很快!

在我22岁生日那天,我正式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工作生涯。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平静的让我感觉好像还在学校,还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学生。

看到我的新浪博客,已经两岁多了,记得还是在我在学校做建模的时候注册的。这里记载了我的一些成长经历,也伴随着我淅淅沥沥的走过了这两年多的时间。

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快半年的时间了,在这个不熟悉也不想熟悉的城市,我要为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付出我的青春,努力工作,“快乐”生活!

每天都是沉闷到自己不愿相信的地步,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了低调的生活,低调的姿态让我感觉自己确实很低!附和着别人的观点,跟着风傻笑,而且自己已经在慢慢习惯。

不知不觉的学会了AA制,适应着没有友情的日子。

还好,我每个星期都会和家里联系至少2次,想着远在西安的老爸老妈对我的期望,在这边吃再大的苦,受再大的委屈也挺的住。

我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同事,好的经理。你们对我的照顾,即使在你们看来很平常,我也会记住的!

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吧~

在心静的时候我会想到你们,我亲爱的朋友们!希望在远方的你们一切都好~

今天听说仓儿找到女朋友了,真替他高兴,呵呵...

阳光在抚摸我的脸~

现在的努力必定会得到应的的回报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要还的!

转型成宅男的我,现在的大多物品都是网购,谢谢马总将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的很成熟。满足了一个典型宅男的需求,而且老大可以在淘宝上给老爸买超大号鞋了.

工作后的我真正意识到了钱的地位,切实理解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感谢我的农民爸妈,你们虽然苦,但从没有让我担心过钱的问题。我爱你们!

还记得初次来北京的时候,突然间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可以说是真的无立锥之地。我亲爱的你和我一到宾馆就出去找房子,直到快晚上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酒店。由于钱不多,好多看似好点的吃饭地点都不敢进去,唉。。。那天我吃了一顿到现在都认为很好吃的饭。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在我印象中一直很结实的爸爸,现在竟比我还瘦,也老了很多,还有妈妈,由于在常年风吹日晒,也老了很多。爸爸妈妈,我会努力的,你们为了我们吃了太多的苦!

我想爸妈了,我想回家。想到一句话“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儿”。

亲爱的现在睡的很香阿,看来真是累了。

另,谢谢大碗的一年香蛋糕,很好吃。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2024年终总结

开篇 2024年的年终总结,比往年提笔得早了些。主要原因是,今年的12月没有去年的那种忙碌到丧心病狂的状态。另外,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初稿是手写完成的。当然,为了方便记录,最终还是转换成了电子版。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字节的豆包工具,免去了我需要逐字手敲的繁琐过程,实在省了不少力气。 现状 回顾这一年,无外乎还是围绕着工作和生活展开。工作上主要是交付、质量、组织和人员几个方面。今年,线上问题相较往年更加严峻。往年出现一个三级问题就已经算是大事了,而现在动辄二级起步。为了处理这些问题,我也付出了极大的时间与精力。截至目前,仍有三个问题在同时处理中。人员管理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每到考评季,总是小心翼翼地开展人才攻防战,压力不小。 回顾 2024 年应该是从迷茫的状态下开始的,从年初开始就有很多在海外的老同事们过来问询是否有意愿一起去外边,由于身边同批次的同事出去的比较多,所以自己也被搞得心痒痒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疲惫–在当前这个角色下人员这个角色下自己过度责任心,每一次人员变动的时候对自己都是非常大的伤害,而且再回望离开团队的朋友,发展得也不错,于是乎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自己在看似发展了的同时却没有反哺到老兄弟们,所以也就萌生了退意。有点像歌词里唱的“我曾经毁了我的一起,只想永远的离开” 。有段时间虽然结束了手头的一切,只想快点离开。 1月 ,这一年刚开始,我就在做所谓的“软化”工作。在产品线大领导的“指示”下,启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代码重构,实现全面回归软件的本质。挑战之大可想而知,以至于我时常在心里告诉自己,要做好“战损一半”的心理准备。这个月也是考评季,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考评工作上。同事中,有人主动选择奔赴海外,还有一位因为线上问题被“流放”。团队变化之大,让我暂时打消了离开的念头。 2月 ,这个月最大的事情自然是春节。春节前,我请了一天假。就是在这一天,我得知自己一直很看好的同事主动去海外发展的消息,而且是面试通过后才告诉我。这让我开始产生自我怀疑,以至于整个除夕过得都不太愉快。春节后是重点工作的研讨会议,全体人员齐聚上海。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一天假期里,我和妻子带着孩子们进了一趟城。孩子们因为一块鸡排和一个糖葫芦开心了大半天。这样的场景久违了,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温馨。 春节下的城墙 3月 ,由于团队需要回了趟西安,将自己的电脑还了,彻底的离开西安...

启程-到达

无数次想象自己的下一跳会如何展开,真正到来后却还是和以往一样,按部就班的推进、执行,转眼间已经离家6000+公里了。正如妻子所说,在成都的日子总是期待着什么时候可以回西安,现在却越走越远。 确定了来埃及的时间后,查了很多埃及入境的资料,落地签的流程,因为自己知道身处异国他乡如果有点为预料到的问题,处理起来都无比的麻烦,出发前的几天几乎看了所有的入境材料,什么东西能带,什么东西不能带,能带的东西可以带多少。临行前的那几天的晚上都是在为这次出差做准备,换外币、复印护照、酒店订单等等,完全按照网上查的checklist准备的,只有多的没有少的。 由于机票是4月19日凌晨1点半的,4月18日就早早下班回到成都的住所,想着长时间不住了,简单的收拾了房间,清点了几套衣服,把行李规整了下,约莫9点左右的时候网约车到达天府T1,怀着不舍和期盼的心情踏上了成都直飞开罗的航班。 应该是得益于我前期的充分准备,整个流程还算顺利,选座、托运行李,兑换了50美元零钱(要补充一点,非必要不要在机场兑换,非常贵)。当然也有意料之外的对话,比如在出境的时候就有这么一段: 海关: 一个人去干什么 我: 旅游 海关: 多久 我: 5月9号左右吧 海关很震惊: 不用上班吗,没工作吗? 我: 给看了工作证 海关: 好吧 安检完成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由于第一次个人出境所以提前量打的比较多,在机场找了个桌子刷了1个多小时视频才等到登机时间,虽然是在刷视频但是心里也在想着自己带的东西会不会在入境的时候被刁难。登机后,我选的座是53L应该,由于旁边的女士表示自己花钱和同行选了一起的座位但是没有被安排在一起要投诉机组,机组帮她安排了其他座位,这样就便宜我了,一个人享受了两个座位也算是一个小确幸吧。 由于是夜间航班,主要事情就是睡觉,一夜无语就到了开罗。 飞机上的多数人都是结伴而行活着跟团旅游,醒着的时候还是有些惴惴不安,直到达后自己还是有些懵,跟着人流一直走。出发前就预约了接机服务想着会不会有人拿着牌子在接我,找了好几圈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跟接机的接口联系说是他们在门后等着,看来后补充的Land assist没有补上,只能自己先办理Visa后出去再找了。Visa柜台和我想象的有一定差异,比想象中的更接地气,当我准备好过去给人提供资料的时候工作人员收到我的25美金后直接给我了签证贴,一句多余的话都...

写在35岁生日

上次应该是写在33岁生日前,那时应该是在从成都返回西安的高铁上,由于工作上的事情有机会在生日的时候回到家里。时间过得真快,一个不经意间就到35岁,正值青壮年,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但是有时又有一些小任性。 关于三十多岁 关于30+岁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儿时和母亲比自己可以到母亲哪里,那一刻应该是到母亲胸口,母亲一直觉得我长不大,那时的我应该7岁左右的样子,母亲正是我现在左右的年龄36岁。现在自己也已经到了这个年级,回想起当初的“长不大”确实别有一番感慨。 关于生日 我的生日是7月1号,1号总是会被赋予很多历史意义,例如香港回归、党的生日,相比于劳动节、国庆节重大而又不普遍,所以自己也一直有一定的独特的优越感。 从小到大其实也没怎么过过生日,印象中的生日总是伴随着暑假的开始一起快乐着,从工作后这个感觉就越来越淡薄了。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和妻子在北京工作,那会儿也不像现在这么忙,妻子总会帮我隆重的准备一个生日活动,比如一起去唱歌、一起吃蛋糕,妻子的生日常和春节假期一起,我们一般都是各回各家,所以就少了一部分仪式感,当然有机会的话,我也会和妻子一同庆祝。记忆中北京的那几年我们常庆祝的日子就是定情日和我的生日,结婚后定情日索性也不过了,有了孩子后什么纪念日、生日都没有了,这想来也是所有为人父母的共同写照。 生日作为成年后难得的属于自己的纪念日,亲朋好友发来祝福补齐一年失联的缺憾,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工作对生活的侵蚀,这最后一个形式主义也在消亡殆尽。我不记得(在意)很多人的生日,当然自己的生日也同样被遗忘,加之自己是个思想懒惰的人,总觉得形式主义没有实际意义,于是从起初的不发祝福到现在干脆已经不记得大家的生日了。我清晰的记得父亲、妻子、儿子、女儿的生日,但是却一直记不住母亲的生日,因为母亲的生日几乎没怎么过过,大抵就是因为这种形式主义的缺失导致了思想的遗忘。 好在姐姐们也都已经步入中年,开始意识到了过生日的意义,这些年一直有在和父亲、母亲庆生(祝寿),也算弥补了我的遗憾吧。 关于35岁 35岁可以算是这几年的一个热词, 失业、优化、上有老下有小、送外卖、跑滴滴 ,这些关键词始终会让人对这么一个“尴尬”的年纪有一定的焦虑。不可否认,我也在焦虑,处于历史的洪流中,每一粒沙、每一滴水都会在洪流的裹挟下“随波逐流”。在自己站在35岁的档口时,自己也一直在问自己,什么样...